|
据悉,省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拨款,与部属高校相比“人才少,钱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有着“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专家”等头衔的教授,可能会给学校某个学科带来质的转变。“这种变化不是从9变10,而是从0变1。”山东工商学院人事处处长张延东说,“只要是真人才,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情况是,顶尖人才很难引进,但无论怎样,我们一直有这个愿望,有热情的态度和真挚诚意。”
“对高校来讲,发展的第一动力永远是人才。”滨州医学院人事处处长庞玉成说,“十多年前我们从滨州到烟台来建设新校区,也有出于吸引人才的考虑。学校办学主体落到烟台,对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有很好促进作用。得益于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存量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多个高校排名榜都排到了省内同类院校首位。尤其是学校在烟台市各高校中率先实现了ESI全球排名前1%的突破,并因此于2018年入选了山东省一流学科,因此获得了省财政1个亿的建设经费支持,这将给学校发展注入更加蓬勃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做好平台建设,筑好梧桐树,引来更多高层次人才;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有效鼓励和保障存量人才脱颖而出。”
一方面地方高校经费紧张,勒紧裤腰带挤出重金求优秀人才,最低起点要求博士毕业。
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也很紧缺。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4年至今,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在5.5万人左右。截至2018年8月(不含12月冬季学位将要授予的),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约77万人。 虽然博士数量一直在增长,目前数量看似也比较多,但真正适合的高校的优秀人才却并不多。去年就有中科院生物博士到烟台高校应聘,但因为科研条件不符合被拒。
而近日教育部连续发布多个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的文件,对研究生招生培养作了收紧,尤其是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要求强化过程管理。相关专家认为,随着博士的入口、出口关进一步收紧,各高校的优秀博士争夺战将更加白热化。
“把挤出来的有限的钱,要用在刀刃上,为学校引进真正优秀而且还要踏实、干得住留得下的人才,真的很难。”烟台一所高校人事处工作人员说,“因为众多人才中不乏一些名头很高、很响,但为了‘待遇’而来,又为了‘待遇’而去的人,这样的跳槽型人才其实对学校伤害也是蛮大的。”
据悉,在人才数量考评指标的压力下,地方高校一方面无法拿出大量经费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花有限的经费吸引拔尖人才“冲指标”,导致教师薪酬天平严重倾斜,教师队伍心态受到冲击。烟台高校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说,这好比就像大家等绿灯过马路,突然有个人从天而降,直接就杀到了马路对面。其他等绿灯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
相关链接:
顶尖人才(团队)来烟台可获亿元
除了高校,烟台市也在下大力气招才引智,其中提出对带重大项目来烟创新创业、现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或按常规程序不能满足快速引进需要的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助或1.5亿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对拉动产业发展作用巨大的,可追加资助。
烟台市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到2020年,切实把烟台市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顶尖人才(团队)引进方面,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烟台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人员说,“引进后,经评审认定,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助或1.5亿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对拉动产业发展作 用巨大的,可追加资助。1.5亿元股权投资支持这在全国来说都是有竞争力的。另外,提出对顶尖人才(团队)用人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这项力度也是不小的。”
另外,对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命名并牵头组建,由社会力量捐赠、民间资本等建设的科学实验室,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及国家实验室等,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特别支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我来说说() |
|
上一篇:烟台清明实现春季首个旅游高峰 13个景区收入959.32万元 |
下一篇:鲜美烟台: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盛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