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要关注新趋势、新方向,如数字行业、高技术制作等潜力行业,提前规避可预见的风险,适度“超前选专业”。智联招聘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劳动力供需演变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7月,数字职业招聘量在全国总体招聘中的占比由2020年1-7月的10.8%上升到2022年1-7月的13%,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数字人才需求上涨。今年,ChatGPT相关话题的火热,也让“AI替代人工”成为职场人甚至考生的担忧。
不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必完全被“数字化”局限,或者过于恐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表示,数字技术在更新、市场需求在变化、新职业也在不断出现,使得专业和职业必然因果联系在减弱。例如,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大数据产品经理等职业并没有特定对应专业,更需要复合型专业背景。学生无论学习哪个专业,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都要学会拓展和延伸,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要努力掌握一些数据分析、软件编程等数字化技能,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也曾在活动中表示,对求职者来说,数字化技能未来将像英语一样,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通用技能。可见,相比专业的选择,准大学生更应该提早着眼于数字思维的培养和数字技能的提升。
专业、院校、地域谁先谁后?可以盲选一线城市吗?
根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29.7%的职场人认为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地域”,其次是23.5%的职场人认为“专业>地域>学校”,超过半数的职场人将“专业”排在第一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建议准大学生们在取舍时,以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评估自己是否做出了离个人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最近的选择。而衡量离目标距离远近的标准可以是地理区位(如一线城市、目标公司聚集的城市、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多的城市等)、人际网络(如学校资源、校友网络、学生培养方案设计等)、专业发展趋势(如与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相关的专业等)或自身兴趣志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对于如何平衡三者,也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他认为,“填好志愿”甚至比“考上高分”更重要,“城市、专业、院校”是众多因素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首先,“城市”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在一线、新一线和省会城市,拥有较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和人文历史自然环境,这些城市的实习岗位、志愿活动、就业机会等也相应更多。
其次,“专业”的选择会决定大学课程内容、学习模式和未来择业领域等,例如,理工类专业会去实验室、机房、生产车间等实践基地,择业方向偏技术、研发类领域;经管类专业则会有企业实习、案例研讨、模拟创业等训练,择业方向偏管理、分析类岗位,可以结合自身特长、兴趣爱好、择业目标等来选择。
再次,“院校”的选择也很重要,不仅要考虑“双一流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区别,还要考虑“综合类”和“专业类”、“研究型”和“应用型”院校的差异,好的院校会有浓厚的学习、竞赛、学术和实践氛围,会通过“同伴效应”影响个人的学习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